爸爸第一次接孩子就火了,老師一臉不信,爸爸無奈:我真是他爹
2023-02-13
更新時間:2023-02-10 12:05:12作者:智慧百科
辦公室里的媽媽都急死了,兩個3歲多的小朋友媽媽湊在一起大倒苦水。
“你家長個了嗎?我家怎么不長啊?!?/p>
“別提了,我剛去兒童醫院檢查了,所有項目都查了一遍了,結果一切正常,就是不長個?!?/p>
“我家每天吃好多肉啊,還是90幾公分一動都不動?!?/p>
“醫生說了,我家孩子是遺傳。我和他爸都是一米6幾,爺爺奶奶才一米5幾。但醫生勸我們放寬心,孩子還是有機會逆襲的?!?/p>
關于孩子們的身高,爸爸媽媽總是充滿各種擔憂和疑問:
我們家明明都不矮啊,為什么孩子長不高呢?
我家老公不高,不會孩子也受遺傳影響吧。
別著急,今天我們就深扒一下長高這回事兒。
01長高的誤區
1.爹矬矬一個,娘矬矬一窩?
有個媽媽哭訴:我孩子又瘦又矮,我婆婆非得說是我太矮了,孩子隨我。
不,關于長高這件事兒,媽媽絕不背鍋!
就像前面那個擔心孩子身高的女同事,個子不矮,有165cm。
但是呢?老公也一樣高,只有165cm。
而且公公的身高也不高,還不到160cm,這就導致他們一大家子身高都在160cm左右,拍照都在同一水平線上。
其實啊,父母兩個人共同決定孩子約 70% (父母各占一半)的身高。
換言之,假如媽媽有170cm,爸爸卻“不爭氣”,孩子也照樣受到身高困擾。
2.不長個,多吃點肉、營養品不就行了?
很多老人說,孩子不長高,多喝點骨頭湯啊,多吃點肉,補點海參之類的。
看起來都是“大補”的食材,可一不小心就會陷入“過度食補”的誤區。
因為兒童每天的營養攝入是有限度的,包括糖分、鹽分攝入的適合量都是和成人有區別的。
如果把兒童飲食成人化,可能會導致孩子營養過剩,誘發性早熟,讓孩子的骨骺線提前閉合,停止或延緩生長。
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保健品,如果長期服用,會引起兒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……
吃得多,吃得“好”,并不一定是好事。
3.孩子身高靠遺傳,父母不高,孩子沒戲?
雖然說,長高這件事,很大程度是由父母決定的。
但別灰心,還有逆襲的機會!
專家說了:孩子身高,70%由基因決定,剩下30%受環境影響(比如營養、運動、睡眠、心理等)。
一句話概括:七分天注定,三分靠打拼。
先天條件不好,后天就要努力奔跑。
02抓住「春季」長高黃金期
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實: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。
春季,是一年中生長速度最快的季節,約是秋季的2-2.5倍。一年長高高度的60%-80%都集中在這個季節。
只要打開方式正確,一個春天,長高6-10cm,不成問題!
1.保持充足的睡眠,促進生長激素分泌。
俗話說得好,最好的醫生是睡眠。
沒有什么比一個好的睡眠更重要了,尤其是對于長高來說。
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長高的秘密法寶“生長激素”了!
生長激素是腺垂體分泌的肽類激素,它對人體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進蛋白質、骨關節軟骨和骨骼軟骨的合成。
如果激素分泌過多,就會導致巨人癥,如果分泌過少,就容易長得矮,這真是一個“甜蜜的煩惱”。
不過,正常孩子只要保證充足睡眠,生長激素的分泌一般都是沒有問題的。
生長激素有兩個分泌的關鍵時間段:
一個在夜間10點到凌晨1點,會達到高峰;
另一個分泌旺盛時間段是早晨5-7點。
在這兩個時間段盡量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。
2.每天堅持20分鐘運動
運動后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明顯增加,還可以提高體內維生素D的產量,加速鈣、磷的吸收。
所以,趁著天氣正好,別總讓孩子悶在家里,可以多做一些戶外運動。
給大家推薦一下適合孩子長高的運動:
跳躍性運動:跳繩、籃球、羽毛球、跳高、游泳、健美操、舞蹈、滑雪……
伸展運動:壓腿、體前屈、橫豎叉……
核心力量練習:引體向上、俯臥撐、仰臥起坐……
選定了運動類型之后,還需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。
每日至少應保證20~40min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。
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:
5~17 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要累計 1 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,每周至少要 3 次……
3.合理膳食
媽媽們在注意孩子一日三餐的同時,更要注意營養比例的均衡。
要做到粗細搭配,葷素搭配,少讓孩子吃甜品、飲料、零食、垃圾食品。
尤其是過量的甜份攝入,會導致孩子早發育,骨骺線提前閉合。
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海鮮、魚肉等脂肪含量低、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。
尤其可以讓孩子多攝入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茼蒿,香椿,西蘭花,蘑菇;含β-胡蘿卜素的,如菠菜、胡蘿卜、番茄、芒果等也是很好的選擇。
還可以參照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:3歲兒童每天奶的總攝入量約為2杯(480ml),4-5歲兒童每天約為2.5杯(600ml)。
當然啦,所有的長高方法都不會立竿見影,馬上奏效,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幫孩子抓住春天生長黃金期,不誤成長的時機。
參考資料:
「1」http://www.howsleepworks.com
「2」Li, Miao-Xin, et al. "A major gene model of adult height is suggested in Chinese."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49.3 (2004): 148-15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