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13日,讀者社群信息
2023-02-12
更新時間:2023-02-13 14:00:21作者:智慧百科
內行人是怎么裝修新房呢?看完這篇文章,你就有答案了!
做了一輩子裝修,我發現,內行人裝修時的15條“鬼點子”,條條都是干貨。正準備裝修的朋友,不妨參考一下。
1、廚房貼瓷磚
廚房貼瓷磚,內行人以簡單實用,節約易清潔為主。櫥柜背后貼廢磚,分分鐘節約幾百上千元。
更有甚者,把中間的好磚用巖板代替。這樣做,板面沒有一條縫隙,打理衛生無壓力。
類似案例裝好后效果圖
反觀用小規格瓷磚貼的墻面,炒菜油煙油漬積攢在縫隙里,不是變色就是生霉發黑,想想都心塞。(當然,有時間用刷子清潔美縫的家庭除外)
2、廚柜門
業內人裝廚房,理念是易清潔>實用>顏值。所以裝修時,一般會選擇烤漆門、雙飾面門……簡潔耐看,還好打理。
相反,大火的膚感門,業內人恰恰不用,不是說業內人“蠢”,品味低沒有欣賞能力,而是膚感門見不得油,一摸就是一個手印,而且是打掃不干凈的那種,再裝它,那才是真傻。
另外,業內人士做櫥柜,也不會裝開放格,落灰積油漬容易,清理困難。
3、廚衛吊頂
裝吊頂,內行人基本不會花大價錢做石膏板。預算緊張,就裝幾十百把元一平的鋁扣板,寬裕的話,就裝蜂窩大板,大氣、美觀、縫隙少,還好打理。
純白蜂窩大板效果
石膏板,它好看大氣是不假,但防水防潮能力不行,水汽一熏,各種問題都有可能出現。
就算用防水石膏板,防潮性能、易清潔性能也比不過鋁扣板。
4、廚房移門
廚房裝門,內行人選極窄極簡地軌推拉門,不是因為錢多錢少的問題,主要是安全可靠,抗造耐用。
然而,近年來流行的吊軌移門,簡直是百害無一利,不裝穩定器,窗扇玩漂移,就像在告訴你讓開點,砸傷你我可不負責的哦。
裝了穩定器,就有衛生死角,而且鉆孔時還有可能打傷地暖管。再說那,它的密封性能,隔音效果也差地軌推拉門一大截 ,再選它,只有一種可能,那就是功課未做足。
5、櫥柜轉角
櫥柜L型轉角,內行人只會裝層板,雖然拿取,做衛生時有些費力,但起碼沒有衛生死角,不會藏污納垢滋生細菌。
做得最多的旋轉拉籃或者抽屜設計,好拿好放東西是事實,但柜子里面是衛生死角。一句話總結,轉角拉籃裝前期待,裝后就是垃圾。
6、巖板一體洗漱盆
巖板一體盆,內行人只裝巖板熱彎一體盆,生產時,全程無拼接,無膠水粘結,面盆弧形設計,排水快,不掛污好打理。
然而,這兩年裝得特多的巖板一體盆,內行人自己都不用,說白了就是將幾塊巖板用膠水粘結在一起的,粘連直角都是衛生死角難擦就算了,關鍵是還會發黑生霉脫底,你說氣人不氣人。
7、智能馬桶
內行人買智能馬桶,只買品牌基礎款,擁有基本的無水壓限制,座圈加熱,熱水沖pp就行了。
其它的感應裝置、語音功能、氛圍燈、殺菌……等等功能,說實話可有可無。就拿感應功能來說吧,打開時不用手是不接觸細菌了,但你坐在馬桶上,身體不是也接觸細菌了嗎?手臟了好清洗,而臀部呢?所以說,它就是一個營銷噱頭,真正的殺菌消毒,是靠自己維護。
7、花灑
花灑,內行人只買大品牌白色或不銹鋼色,條件好一點的就上恒溫花灑。
反觀高大上的黑色花灑、水龍頭,用過十天半個月就是一層白斑,不僅巨丑還清潔不干凈。(安裝有軟水機家庭除外)
另外,暗裝花灑內行人也不會買,多一條水管隱藏在墻里面,就多一分漏水風險,并且,暗裝花灑賊貴。
暗裝花灑安裝效果
8、陽臺封窗
內行人封陽臺,不會花大價錢裝超大景觀落地窗,而是根據國標玻璃最大許用面積封陽臺。
鋁材壁厚選1.8mm,窗扇外框選2.0mm??抗愤吅土⒔粯虻淖》?,就裝3玻2腔玻璃,隔音效果好,晚上休息不被噪音打擾,不靠馬路的住房,選大于等于5A+12+5A的中空玻璃就夠了。再強調一句,5A+9+5A的中空玻璃不建議選,隔音效果真不行。
反觀這兩年流行的落地超大玻璃封窗,除了視野開闊通透,景觀效果好以外,其它展現的都是缺點。
具體缺點,請參考下圖。
9、中央空調
業內人家里制冷取暖,一般有兩個方案。
(1)層高不夠,裝柜式空調+地暖組合。
(2)層高支持,客廳裝中央空調+臥室壁掛空調+地暖組合。用過后你就知道,這錢花得多值。
具體原因,你知道嗎?
一是中央空調制暖不行,冬天吹風盤旋在空中,頭熱腳涼;二是中央空調清潔維護麻煩,長時間不清理,吹出來的風都是灰塵,能少用盡量少用。
三是樓房層高不支持,空調內機厚度為20公分,2.8米的空間吊好頂后只有2.5米,住起來壓抑。
所以內行人選擇方案時,一般都趨向務實。
10、水電改造
內行人裝修,在原有水電的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造,哪里不對改哪里,簡單粗暴還節約錢。
如果新房,房開商沒有做水電,有錢就選大彎工藝,沒錢就選點對點。
然而,橫平豎直施工,只會讓你花更多的錢,其實意義并不大,鋪好瓷磚地板后,一樣蓋得干干凈凈。
擔心開孔鉆傷水管,廚衛水電走頂,墻面垂直布線,然后拍張照片保存,貼好瓷磚后立馬做好水電警示標識,安裝時,想鉆到水電線路都難。
水電警示標識效果
水管改造,材料就選偉星、日豐、保利……廠家打壓檢測,質保幾十年,質保期間水管漏水,廠家兜底,不要太爽。
計價方式選包干價,不要按米計算,師傅干活時動點手腳,幾千塊錢就沒了。
11、膩子粉
內行人裝修,膩子粉會用耐水膩子,石膏會選專用嵌縫石膏,品牌選三棵樹、立邦、美巢、德高……價格貴一點,但是它耐用不怕水。
反觀幾元一包的膩子粉,黏性不夠加膠水,含甲醛不說還不防潮,一旦遇水受潮,墻面立馬生霉、起泡、脫層。
12、墻固和3D放樣
兩種可有可無的玩意,內行人裝修從不用,你知道原因嗎?
墻固,表面上看有防止起沙、固塵的作用,其實多半是“過度吹捧”,真遇到墻面翻沙起皮,刷了也沒用,至于墻面灰塵,刮墻前用雞毛撣刷一下,省下2000元豈不更香。
3D放樣,師傅在墻上劃個線、噴個漆,就要問你要1000大洋。你說這不是智商稅,什么是智商稅?
實際上,這種扁平的抽象形狀,外行人能看懂,但看不細,缺乏精準度。比如說,空間想象力不到位,尺寸計算不好,給你畫出花來也沒用。
13、吊頂
業內人士裝自家的房子,基本很少做滿屋吊頂,更不會做無主燈設計。因為他知道,吊頂的目的是遮丑,比如,橫梁、中央空調、風管機啥呢,包起來美觀好看,無主燈設計,燈光對小孩不友好。
再說那,滿屋吊頂造價高,用一段時間后就有開裂的可能。
所以,業內人士一般做邊吊、局部吊頂,比如說,客廳走一圈雙眼皮,衣柜頂部局部吊頂。簡單實用,美觀耐看還節約錢。
14、墻面裝飾材料
這些年流行的硅藻泥、貝殼粉、藝術漆、微水泥,師傅和商家推薦給客戶,說得天花亂墜,哪哪都好,自己家裝修時,恰恰不用。
因為他們知道,這類裝飾材料都是硬性材質,容易開裂,做了必后悔。
另外,所謂的耐擦洗,就是在表面做一層罩面漆,干了后形成一層無色透明的覆膜。覆膜磨損過后,就跟乳膠漆墻面一樣,粘上油漬污漬,一樣打理不干凈。
所以,內行人裝修,還是以乳膠漆為主,價格在700元左右每桶,品牌多以三棵樹、立邦、多樂士、華潤為主,進口的不買,因為多花的錢都是廣告費和關稅。
15、室內門
臥室門,內行人只買實木門,內部填充用木方,木方盡量買實木橋洞力學,安全環保,穩固耐用,隔音效果好。記得不要買大品牌,普通品牌一千二三就可以搞定。
衛生間就選鈦鎂合金門,玻璃選油砂,鋁材壁厚1.2mm,價格八九百。
反觀爛大街的長虹玻璃門,千篇一律的款式,家家都在用,再高級再極簡大氣,用多了就顯得俗氣,不耐看不說還容易過時。
寫到最后,我想說的是,裝修最好不要跟風,更不要“過度裝修”。因為好用、實用是永恒的,流行終將過時。入住后你就知道,好用、實用、易清潔、安全環保、結實耐用,才是最主要的東西,那些花里胡哨的設計,除了掏空你的錢包以外,就是增加生活累贅。
有多余的預算,用來添置一些好點沙發、床墊、花灑、洗衣機……用起來那才叫一個“爽”。